您好,欢迎来到策论院

扫一扫

关注官方微信

首页 公文专区 古代长城的诗歌意象
docx

古代长城的诗歌意象

发布 2024-12-20 页数 0页 大小 40.52 KB 手机查看 收藏 分享
VIP会员可免费下载与转存

古代长城的诗歌意象

古代长城的诗歌意象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,见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发展的历史进程,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意蕴。诗言志,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。作为传承长城文化的重要载体,古代关于长城主题的诗歌,记录了长城内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步伐,书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、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,同时也蕴含着守望和平的时代精神。 饮马长城:反对战争、渴望和平的强烈愿望 长城作为诗歌意象,可以追溯到秦朝民歌《长城谣》:“生男慎勿举,生女哺用脯。不见长城下,尸骸相支柱。”秦始皇派蒙恬修筑长城,凡万余里,民怨劳苦,这首《长城谣》用直白的语言控诉战争,暗含了对和平的渴望。它也直接催生了汉乐府歌行体名篇《饮马长城窟行》,这一古题被后代诗人传承下来,宋人郭茂倩编《乐府诗集》,收录同题诗达17首之多。《饮马长城窟行》全诗采用对话形式,前半段写役卒和长城吏之间的对话,“男儿宁当格斗死,何能怫郁筑长城”是他们的抱怨,也是发自心底的呼声;后半段是役卒和妻子之间的书信对话,引用了《长城谣》,表达了夫妻间“结发行事君,慊慊心意关”的一往情深,催人泪下。 此后,历代诗人将建功立业、怀家思归、同情民生、渴望和平等更为丰富的情感融入其中,从而使《饮马长城窟行》成为经典的乐府古题。这些诗词也激起了人们的共鸣,是对战争的无尽控诉和对和平的无限渴望。 “不战而屈人之兵”,在...

试读结束,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
本内容为付费内容,请先购买或加入会员!